OIN:DeFi头部项目的投资策略_COIN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写到DeFi作为一个整体崛起的领域其增值空间有可能超过以太坊。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如果抓住现在已经在DeFi领域崛起的龙头项目,并长期关注它们,确保它们的基本面不发生明显恶化,在这样的情况下长线投资这些项目最终能获得的增值空间将是巨大的。

这就决定了我们如果打算长线投资一些DeFi项目,我们就可以和投资比特币、以太坊一样始终拿住一部分份额在手中。只要其基本面不发生明显的恶化,其价格不明显背离其基本面我们就死死拿住这部分份额不放手。

这也是我自己长线投资DeFi头部项目的策略之一。

巴哈马法院已发布临时禁令,阻止对SBF增加贿赂和竞选资金的指控:6月14日消息,FTX创始人Sam Bankman-Fried(SBF)赢得了巴哈马法院的临时禁令,阻止巴哈马政府同意在他去年12月被引渡到纽约后添加到美国起诉书中的指控。SBF在曼哈顿联邦法院辩称,增加的贿赂、竞选资金和其他罪名必须被驳回,因为它们没有包括在他从巴哈马返回面对美国指控的协议中,纽约联邦检察官表示,只要获得巴哈马总检察长的同意,就可以继续处理新指控,而巴哈马法官Loren Klein目前已裁定支持SBF,并表示他有权参加关于总检察长是否应同意新的美国指控进行法庭审理。[2023/6/14 21:35:39]

任何代币只要其基本面再好,其价格长期看一定是向好的,但上涨的过程总是周期性、波浪似的,价格不可能一直涨更不可能一直跌。因此,投资这样的代币即便我们短暂买在了高位,我相信未来我们一定有机会解套并盈利。

赵长鹏:币安会定期下架低于特定标准的项目,下架QLC因该项目发展迟缓:4月12日消息,Web3社交媒体平台Kepple(原QLC Chain)发推文称:“团队已经等待币安的决定数周了,希望获得对QLC至KPL代币互换的支持。然而,我们在没有事先通知的情况下被下架了。”

对此,币安首席执行官赵长鹏回应称:“我们不会‘提前通知’项目团队退市,项目团队没有理由在用户之前有机会行动/交易。我们同时通知所有用户。”

此外,赵长鹏在回答其他推特用户的推文中进一步解释道:“我被告知:该项目几年没有太大的发展,最近‘卖’给了另一个项目,目前不符合我们的上市标准。”此外,赵长鹏强调:“我们会定期下架低于特定标准的项目。例如没有活跃的开发者,没有进展等。”

此前消息,币安将下架QLC、NEBL和AUTO。[2023/4/12 13:57:52]

比特币就是这样的投资标的。回首历史,即便有投资者在2017年的高位买到了19000美元的比特币,如果他一直拿在手里不卖,放到今天手里的币价也翻了倍,而这个翻倍的时间只不过3年左右,平均下来年化收益率将近30%----这种年华收益率几乎秒杀绝大部分传统投资品。但“拿在手里”这个动作要坚定地执行下来,却需要内心承受极大的煎熬。

国家级数据云平台“人民云”正式上线:聚焦元宇宙等行业领域:金色财经报道,国家级数据云平台“人民云”5月20日正式上线,“人民云”聚焦党建、金融、元宇宙等行业领域,将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区规划布局新型数据中心和新型算力中心。此外,人民数据将以区块链、智能合约、隐私计算等技术为手段,将推出国内第一个个人信息保护平台“人民数保”。(人民网)[2022/5/20 3:31:22]

要承受住这个煎熬我们既需要钢铁般的意志,也需要无比坚定的信仰。这和我们在熊市中死死咬住定投的道理是完全一样的。

比特币是这样,DeFi领域的头部项目同样也是这样。

经常会有读者在文章末尾的留言中问我,我在XXX的价格买了DeFi的XXX代币,这个价格行吗?我手中有DeFi的XXX代币,它还能涨到XXX吗?

在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先问问自己的内心,这个项目是我发自内心看好的吗?它的基本面强大吗?是这个领域的头部项目吗?如果我们冷静下来对这三个问题的答复都是肯定的,那我们其实可以完全放心:这个项目只要基本面不变,即便短期内,我们看上去“被套”了,但长期看它未来一定能让我们盈利。

当我们具备了这样的心态,就能把自己从各种情绪、各种焦虑中解放出来,不再纠结于当下的行情波动。

DeFi项目中有一个很典型的案例值得我们仔细研究:Maker。

这是DeFi领域的一个老牌项目。这个项目是整个DeFi大厦的基石,是目前去中心化美元稳定币的第一项目,它的基本面一直良好,因此对这个项目我是长期看好并投资的。

Maker在历史上也经历了暴涨暴跌。

在上一轮比特币大牛市中,Maker的价格在2018年1月21日涨到了峰值1735美元,在那之后便一路走熊,最低在去年的3月17日,跌到207美元,跌幅达88%。

然而随着比特币的再次崛起,牛市再现,截至写稿时为止,Maker的价位已经涨到了1537美元。从207美元到1537美元,其涨幅达7.4倍,并且我相信,它在本轮牛市一定会突破前高,再创辉煌。

反观当年同样达到峰值,但随后在熊市中跌落低谷的成百上千个代币,又有多少走出了低谷能够再现辉煌?

我看了一个当年响当当,如今市值排名70多的项目代币。它在2018年1月涨到了83美元,在去年3月最低跌到1美元,而现在即便牛市再次到来,它的价格也只是涨到了3美元。这个代币还可能在本轮牛市中超过上次的峰值83美元吗?我认为可能性微乎其微。

为什么Maker能走出其它很多代币走不出的绝地大反击的行情?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它的基本面良好。因此拿住这样的币,我们根本不用担心短期的套牢。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大币网

[0:0ms0-3:813ms